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工作会议5月24日召开,北京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齐静出席会议。
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、市民族宗教委主任钟百利介绍,过去一年,全市民族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28.4亿元,集体资产总额约89亿元,同比增长19.1%;净资产额约44.2亿元,同比增长20.1%。93.5%的民族村人均收入达到所在区或全市平均水平,民族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.8万元。少数民族乡村基础设施、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,群众生活更加富足。
齐静要求,推动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,要坚持高标准、高质量,这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。要增强民族乡村发展动能,重点围绕“绿水青山”和“民族特色”做文章,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,把民族特色转变为发展特色。要继续推进民族村人居环境整治,编制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,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。要抓好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,将未达标低收入农户作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。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,多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,形成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。要加强组织统筹,强化党建引领,把党对“三农”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实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