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龙网讯(记者 刘美君)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,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,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,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党建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,做好社区治理的“带头人”、时代新风的“领路人”、服务群众的“贴心人”。注重解决身边“关键小事”,以实际行动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增设电动车棚 为居民安全充电“续航”
“以后下雨天,再也不用为电动车充电发愁啦”,“新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棚颜值又高,又实用!”……近日,鸿博家园第一社区加装充电车棚,给小区居民提供了便利受到居民一致好评。
鸿博家园第一社区属于老旧小区,人员居住密集,小区内充电桩数量较少,遇到雨雪天气,露天充电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为切实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题,消除入户充电、私拉乱接电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,鸿博家园第一社区通过召开物业管理委员会会议和居民议事会,广泛征求意见后,积极与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沟通,不断推动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尽快落地,切实解决居民需求。
鸿博家园第一社区党总支、田华建筑集团公司第一分公司工作人员进入小区进行实地走访测量,考察安装点位,明确安装计划。
受条件所致,最终拟定在鸿博家园一区增设7处充电车棚,一期b区拟定增设2处充电车棚,共预计新增安装9处。
目前电动车棚正在逐步安装中,部分车棚已经开始使用,有效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安全充电和无处停放的问题。
今后,鸿博家园第一社区将继续围绕辖区居民普遍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,积极通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,着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、烦心事,大力推动协商议事成果真正惠及居民。
“小楼道”连接“大文明” 志愿者们让楼门焕然一新
走进鸿博家园第五社区12号楼门,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。
以“以邻为友”、“文明美德”等为主题的楼门、干净整洁的墙面、优美精致的绘画、俊秀工整的字迹,把邻里和谐的精神内核以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呈现在广大居民身边,为楼门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社区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宣传阵地,而这只是社区特色楼门的一个缩影。
从“平平无奇”到“高颜值”楼门,鸿博家园二期f区12号楼发生了质的转变,这完全得益于居民自治。
面对“12号楼楼道不整洁”的评价,退休老党员于长河自担任红先锋党员志愿者之日起,就立下“两三年就得让咱们12号楼焕然一新”的“军令状”。
2018年,于长河开启了他的新角色——红先锋党员志愿者,一心想解决好楼里存在的问题的他,但解决起来谈何容易!
“这楼打刚入住我就搬进来了。这些年我深知楼里的顽疾在哪儿,楼层高、人口多、租房户多,邻里间交流少。可造成的后果是不用的旧家具随意堆在楼道各处。楼外更热闹,废旧自行车东倒西歪、乱堆放,私家汽车堵门占道,当我担任起红先锋党员志愿者,我就立志要把我们居住的环境变美!变整洁!”于长河说道。
一直以来,鸿博家园第五社区在乡党委、地区工委的领导下以党建基层服务群众经费为依托,以楼门文化建设打造活动为载体,不断提升党支部服务群众的能力,调动像于长河等乐于参与社区治理的红先锋党员志愿者的积极性,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
让志愿者们切身感受红色精神文化内核,弘扬党的红色文化,传承党的红色精神,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,最终形成两个楼门文化展示空间、一支楼门文化建设志愿服务队。进一步增强了居民凝聚力,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。
老旧电线“换新衣” 解决居民烦心事
“是村委会吗?快过来看看啊,咱们国有宿舍院里的电线杂乱在一起,太危险了!快派人来修修啊!”近日,龙爪树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接到居民的电话,龙爪树村党总支高度重视,立刻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查看电线情况。
经现场勘察,发现电线确实存在“老龄”麻花线、铝线破皮、开裂的现象情况。
为了消除安全隐患,老旧线路改造刻不容缓,村委会工作人员立刻联系相关部门上报情况并时刻关注现场情况,提示周围过往居民。
经历5天的维修更换破损电线,共计为89户村民更换表底电缆约600米,电线约1500米,电缆桥架300米,以及为百姓家中更换老旧电线、电闸、安装插座、加盖线盒等,解决了安全隐患。
面对焕然一新的线路,张大爷高兴地说:“线路一改造,用电更安全了,我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,真的太好了。”
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后,将继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,始终保持消防安全严查、严防、严管、严控的高压态势,确保责任落实到位、隐患整改到位,为群众守牢安全底线。